张家口市2024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
来源: 长城网  王晶
2025-06-04 19:30: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王晶)6月3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张家口市2024年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图文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晶 摄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陈潮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张家口市2024年生态环境状况。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日升,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张洪利,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科科长赵海银,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科副科长崔俊峰。他们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侯日升局长新闻发布

  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日升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首先对前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借此机会也向一直以来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长期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首都“两区”建设,持续增强生态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美丽张家口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环境质量是最能体现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也是广大社会公众所关心的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2024年张家口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今天正式发布。这也是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公报的主要内容。

  一、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我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2.66,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2。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35天,与上年相比增加19天,优良天数比率91.5%。二氧化硫年均值为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1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为0.7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为152微克/立方米,六项污染物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降尘量年均值为5.0吨/平方公里•月。

  全市19个县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范围为2.01-3.68,其中崇礼区综合指数最低、蔚县综合指数最高。空气质量分布总体上北部好于南部,排名前三位的县区是崇礼区、康保县、赤城县。

  二、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地表水环境质量:2024年全市15个国省考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率100%;其中,东洋河、左卫桥、温泉屯、后城、四道甸、壶流河小渡口、菩萨峪村和大龙门8个断面年均水质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老鸦庄、响水铺、揣骨疃、闪电河中桥、官厅水库坝前、八号桥和鸡鸣驿7个断面年均水质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全市10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东洋河、壶流河、白河、黑河、白涧沟和紫石口沟水质状况为优;清水河、洋河、桑干河和闪电河水质状况为良好。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2024年张家口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乡镇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和农村万人千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2024年张家口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0分贝,处于较好等级。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6.8分贝,达到好等级。中心城区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为100.0%;夜间达标率为80.0%。

  四、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

  2024年全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62.97,与上年相比上升1.23,生态质量类型为二类。县区生态质量指数在42.91-72.03范围内。其中赤城县和崇礼区生态质量类型为一类;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怀来县、怀安县和涿鹿县12个县区生态质量类型为二类,阳原县和蔚县2个县区生态质量类型为三类。

  由于时间关系,2024年张家口市生态环境状况我就简要介绍这些,更多信息和公报全文大家可以通过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张家口生态环境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查阅。

  后天,我们将迎来六五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我市将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演讲、环保设施集中开放、主题歌曲传唱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各位媒体朋友,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参与和支持。在此向各位发出邀请,真诚欢迎大家参与六五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讲好美丽张家口建设生动故事,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张家口建设!

  谢谢大家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陈潮

  感谢侯局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的媒体机构

  问题一: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对于了解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生态环境风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及监督环境执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请介绍一下我市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答: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了坚实屏障。

  “十四五”期间,我市围绕统筹优化,大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成功打造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监测网络,为环境治理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

  大气监测方面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共252个,其中国控5个、省控28个、乡镇空气站点19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站点16个,建成了颗粒物组成站等11个分析研究站,形成了全覆盖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国家、省、市监控平台,让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空气质量状况、精准剖析污染来源。

  水环境监测方面16 个省控水监测断面、11 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 154 个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实现对全市水环境质量的立体监测。

  声环境监测方面15 个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点位的设立,标志着噪声监测从手工模式迈向自动化,为解决群众“家门口”的噪声困扰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还市民宁静生活空间。

  为强化监测保障,我市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在第三届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大比武中,我市监测人员荣获个人二等奖,彰显了专业实力。2024 年,我市圆满完成众多水质监测工作,涵盖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考核、水功能区监测等多个领域,全年累计报出 14568 个监测数据,为环境治理提供大量精准数据。

  展望“十五五”,我市将紧扣监测网络一体化、技术装备数智化、监测数据高质量、监测管理高效能、监测支撑高水平等“两化三高”要求,全力建设更全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更聚焦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更有力支撑精准科学治污的监测体系,为全市生态环境工作提供全方位护航。

  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二:请介绍一下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情况

  答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涵盖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近年来,我市以小五台山、大海陀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厅水库、康巴诺尔等8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为重点,全面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监管与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措施,全力做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重点物种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工作,积极建设鸟类迁飞通道,有序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科研监测,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我市康巴诺尔、闪电河湿地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被省林草局命名为首批“河北省鸟类天堂”。今年5月15日,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再获殊荣,被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我省首批3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之一。

  为进一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2025年4月3日,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实施《张家口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 - 2030年)》。这是继2024年12月出台《张家口市生物多样性管理办法》后,我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行动计划》围绕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加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4个优先领域,部署了24项优先行动工作,为未来5年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张家口市生物多样性管理办法》和《行动计划》,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亮点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能力,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张家口样板。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口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回答完毕,谢谢

  问题三:请介绍一下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答:欢迎大家关注张家口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进展。自2022年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首先,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完善的工作机制。以《张家口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为核心,陆续出台实施方案、联席会议制度、任务分工、评估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并印发《张家口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清单,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创新探索方面,我市积极承接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创新试点工作,牵头编制《退役光伏设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退役风电机组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为新能源产业废弃物处置提供规范指引。

  同时,我们主动对接国家部委,积极争取资源支持。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张家口市人民政府与国能龙源环保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部委科研单位、央企与地方政府共建“无废城市”的新模式,并全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为建设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项目建设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抓手。《张家口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规划的56个项目,总投资达305.9亿元,2024年完工和在建项目投资占比达92.7%。2024年以来,我们又新增66个项目纳入建设库,投资估算78.54亿元,为建设工作持续赋能。

  在固体废物治理的“五大领域”我们也取得实质性成效2024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降至2.6吨/万元,综合利用率达44.61%;城乡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实现全市209个乡镇、4174个村100%覆盖;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超9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3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7.73%,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34.81%,有效减少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无废城市”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支持。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为建设美丽张家口贡献力量!也请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宣传我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果,让更多人加入这场绿色行动中来!

  回答完毕,谢谢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陈潮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嘉宾的发布与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会后,我们还将组织单独采访。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可以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张家口
责任编辑:孙延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