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席晓宇)6月26日,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图文实录。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张致铠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张家口市2025年防汛工作。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张家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小鹏,张家口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贵江,张家口市水务局副局长闫广山,张家口市气象局副局长苗志成,张家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峰。他们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李小鹏副主任作新闻发布。
张家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小鹏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市防汛工作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面,我向大家报告一下今年汛期主要特点、汛前准备情况以及重点工作安排。
一、今年汛期主要特点
经初步分析研判,预计今年夏季(6—8月),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一到两成,其中6月接近常年,7月、8月较常年偏多一到两成。6月至7月中旬强对流天气较为活跃,局部地区短时强降雨多发,极易造成城市内涝;7月下旬至8月,区域性暴雨过程偏多,出现极端强降水可能性较大,极易引发区域性洪涝、山洪和地质灾害。
二、汛前准备情况
(一)召开会议专题部署。6月6日,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备汛工作;李克良市长提出了四项具体指示,要求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形势、全面深化排查整治、提前预判气象条件、全面做好应急准备,遇有特殊险情坚决果断转移避险;要狠抓责任落实、加强协作配合、严格值班值守,形成强大的防汛抢险工作合力。
(二)周密安排防汛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一个要点、编制了一个手册、制定了六项机制。《张家口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对预警预报、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和人员转移避险等23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化安排;《张家口市防汛抢险基层指挥员和网格员联系手册》梳理了1089名县乡村指挥员和18909名网格员的联系方式;制定了防汛抢险责任机制、隐患排查机制、联合值守机制、预警叫应机制、紧急避险机制和督查督办机制,对汛前准备、防范应对、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全链条管控。
(三)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包联机制,印发全市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明确36名市级领导分包全市19个县区、8条主要行洪河道、10座大中型水库及城区防汛工作,363名县区领导分包辖区内乡镇及主要行洪河道、水库等重点部位防汛工作,做到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四)全面开展隐患自查。针对水库、尾矿库、河道堤防、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城市低洼易涝区等重点部位以及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组织各县区开展拉网式防汛隐患排查,发现隐患383处,整改完成382处,限期整改1处,按要求落实度汛措施。
(五)深入一线暗查暗访。市防办5月下旬派出8个督导组按照“六个必查”(行洪河道、中型以上水库、头顶库、尾矿库、地道桥和地下商超)和“五个必问”(各级领导防汛包联责任、指挥处置程序、转移群众程序、物资器材配备、抢险队伍数量)要求,对县区防汛备汛工作开展暗查暗访,共发现问题隐患69处,全部完成整改。
(六)强化物资队伍保障。市本级储备四类88种53894台套防汛抗旱物资共计1685万元,19个县区储备五类128种71685台套防汛抗旱物资共计2114万元。全市54支防汛抢险救援专业队伍、救援人员6044人,24小时在岗备勤,随时处置突发情况。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2025年全市防汛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全国、全省防汛抗旱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健全完善“六项机制”,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坚决打赢防汛抢险主动仗,努力实现汛期“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设施不冲毁”的工作目标。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防汛工作核心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防汛抢险作为践行初心使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号召和动员党员群众深入一线,参与防汛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要在抢险救灾、转移安置群众、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营造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责任为先,夯实防汛工作坚实基础。责任是安全防汛的灵魂。市防办将狠抓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责任落实,狠抓各级防办牵头抓总责任落实,狠抓各级部门分口把守责任落实,狠抓主要河流、重点水库、重要设施包联责任制落实。市防办将开展暗查暗访,对防汛值守不落实、设施设备不完善、风险排查不认真、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做到现场纠正,立行立改。对脱岗空岗、擅离职守、履职不力、尽责不好等问题,以及应急响应启动后,相关单位不能及时到位认真履职尽责延误抢险时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损失的,从严从重从快追责问责。
(三)坚持统一指挥,凝聚防汛工作强大合力。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市防办积极作为,敢于担当,主动承担起城市防汛指挥部日常工作职能,形成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联动、快速响应的“全灾种、大应急”应急指挥体系。二是积极防范应对。5月份以来,联合水务、城管、自规、气象等部门开展多次会商研判,各部门之间无缝对接、协同作战,成功应对了“5·8”“5·21” 和“5·30”3次强降雨天气。三是争取上级支持。主动与华北应急救援中心对接,请该中心在应急指挥人才培养、救援队伍培训、大型装备支援、救灾物资保障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我市综合救援能力。
(四)坚持主动应对,确保防汛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广泛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与电视台、新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防汛避险常识,讲解应急逃生技巧,增强群众防汛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会商研判。借鉴先进地市经验,市防办将全面推行“1262”预警响应机制,即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和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和行政村”,各级防办根据强降水落区预报“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形成气象预报与应急响应紧密联动会商研判机制。三是强化紧急避险。一旦发生险情灾情,基层指挥员10分钟内通过电话、铜锣、大喇叭及上门通知等方式 传递到户、叫应到人。同步传递至辖区内企业、民宿及外来人员,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市近2万余名由两委干部、优秀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网格员队伍,按照“一对一”的要求,叫应特殊群众,提前转移老弱病残。四是强化紧急保障。通过联席会议,督促通信部门提前准备好有线、无线、卫星等重要通信装备。督促基层部门和重点单位开通卫星电话,做好信号调试。督促电力部门提前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电力保障工作。督促交通部门提前准备抢险队伍,做到“即塌即补、即损即修”。确保灾区出现“三断”紧急情况时,能快速恢复通信、供电、交通,切实下好防汛先手棋、备汛主动仗。五是强化超前预置。按照“装备跟着队伍走、队伍跟着风险走”的思路,结合汛情发展趋势,市防办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力量前置。在重要防汛工程都要提前配置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装备,在险工险段附近集中存放防汛物资,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处置。六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市防办即将印发乡镇和村应对强降雨“双十条”工作措施,赋予了基层处置突发性强降雨的临机决断权,并对应急响应、预警叫应、分析研判、风险管控、人员转移、安置保障、舆情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基层干部在防汛抢险指向更加精准,落实更加有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张致铠
感谢李主任的权威发布。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的媒体机构。
记者:请问城市管理部门针对2025年城市防汛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张家口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贵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我市城市防汛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局作为城市排水防涝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树牢红线思维和底线思维,确保城市安全度汛。在2025年城市防汛备汛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做实备汛基础工作。一是局党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防汛工作,要求严阵以待,做足思想准备、做实工作准备、物资准备、应急准备,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二是认真开展了城市防汛风险隐患排查及城市排水系统清掏疏浚工作。累计排查市政设施、下穿式地道桥、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等2353处,消除各类隐患297个;对城市排水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疏浚。累计清疏排水管网392.34公里,疏浚城市行洪河道13公里,清掏雨箅子5298个,维修检查井361座,完成了对7座铁道桥排水泵站设施的保养维护。三是组建抢险队伍。各区共组建了61支1261人的市政(排水、水、气、热、照明)专业抢险队伍。四是做好物资储备。对物资储备库现存设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五是建立城市排水防涝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了天气会商、预警发布、应急响应联动、城市低洼地带应急处置联动、排水防涝应急处置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加强临灾监测预警“叫应”,依据气象信息,及时研判部署、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六是修订完善了《张家口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张家口市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救援预案》《张家口市城市地下空间及低洼区域人员紧急避险转移方案》,重点解决部门分工不明确、应急响应行动措施不具体、预警与响应不挂钩等问题,细化应急处置流程,落实了包联责任,做到组织领导、预警信号、转移责任、转移范围、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生活保障、避险解除等各项工作内容明确。
(二)做好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1.组织对雨污分流不彻底的管道进行排查改造,消除雨污合流市政排水管网,消除外水托顶井喷现象,完成主城区7处雨污混接整改工作。2.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谋划了张家口主城区排水主干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项目,逐步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逐步解决城区道路易积水状况。
记者:今年以来,我市发生过几次强降雨过程,请问针对强降雨,城管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张家口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王贵江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针对强降雨过程,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盯紧低洼院落。对城市55处低洼院落,由社区专人点对点巡查值守,预置排水设备、挡水板、防汛沙袋等物资,落实网格化管理,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单位网格员五级责任制,确保避险转移不漏1人。二是盯紧地下空间。对城市151处地下停车场、地下商超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排查,严格人员紧急避险转移方案,预置排水设备、挡水板、防汛沙袋等物资,由场所物业部门及时组织撤离地下全部人员,及时封闭场所,组织排水抢险队伍,实施积水强排。三是盯紧易积水道路区域。对城市23处积水道路区域、15座下穿式铁路地道桥,安排市政抢险队伍专人值守巡查,在下穿式铁路地道桥预置排水泵车等排涝设备,当出现积水超过25cm时,市政应急抢险队伍配合交警及时设立警示标志,有序疏导车辆和行人绕行,积水严重时果断实施断交、封控措施,市政应急抢险队伍,实施积水强排。四是盯紧市政排水基础设施。安排市政部门对城市排水管网、检查井、收水井、排水泵站设施持续开展排查清疏工作,建立日常疏通维护及巡查制度,及时清掏检查井中的沉积物,划分责任区,雨情即命令、下雨必到岗。五是盯紧城市行洪河道。对城市行洪河道易堵易漫段,安排专人巡查,严防死守。六是盯紧在建工地、旅游景区、大型公建和人员密集场所。落实人员避险转移责任、适时关闭景区,严格落实在建工地设备防风锚固、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等防范应对措施。七是盯紧监控指挥。利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监控系统,从远端进行雨情观测、水情监控,为调度、指挥应急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八是盯紧值班值守。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水气热抢险人员值勤备勤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抢险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汛期我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认真做好城市防汛工作,确保城市运行平稳、安全度汛。
谢谢大家!
请继续提问。
记者:请问水利部门在今年的防汛备汛方面有哪些具体工作?
张家口市水务局副局长闫广山
答: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以来,全市水利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水库、河道、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关键部位,全力抓好10项硬举措,打好水旱灾害防御“主动仗”。
一是落实防汛责任。对全市75座水库、主要河道、16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区,明确了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4057名,并分级开展培训。5月22日组织全市水利系统防汛领导干部进行了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二是排查整治隐患。3月起全面启动防汛隐患专项排查,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持续开展,截至目前,检查发现的10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是升级监测预警。更新了708部老旧卫星电话、89处自动监测站,增加11个卫星信道。全部检修监测预警设施,保障稳定运行。建立了第三方巡检维养机制,及时发现处置故障。整合了水库运行监测站点与河湖视频监控资源,实时追踪水情工情,为防汛决策调度准确提供信息情报。
四是动态优化预案。修订了工程调度运用方案预案,完善了“一市一单”“一县一表”,梳理防汛重点难点,明确防范措施。修订了“两清单一预案”,动态更新危险区域人员清单及转移避险预案。持续优化山洪防御预案,聚焦风险点位完善措施。同时,分级开展了实战演练。
五是畅通行洪空间。纵深开展河湖库“清四乱”工作,以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巡查为手段,对河道内阻水片林、高秆作物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44处,制定了《张家口市阻水片林等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方案》,目前已依法依规清理整治12处,保障行洪畅通。
六是科学调度工程。执行汛限水位管理,统筹灌溉与补水需求,提前预泄腾库,主汛前将水位降至合理范围。科学分析研判,严格执行调度规程,精准“拦、蓄”洪水,保障防洪安全。
七是精准预警叫应。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县级实时发布山洪预警信息,重点区域配备入户报警终端,运用电子围栏向外来人员推送预警短信,全面检查卫星电话,提升叫应能力。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机制,明确“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等5个环节责任,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适度扩面,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八是紧盯重点部位。抓好小水库安全度汛,土石坝类小水库落实保坝措施,备好彩条布、扩挖设备并演练,防止漫坝垮坝;加强库坝堤防巡查巡护,在薄弱堤段、风险点、穿堤建筑物等关键部位,预置抢险力量和物料设备,落实应急抢护措施,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九是在建工程度汛。全市跨汛期施工的在建水利工程17个,特别是乌拉哈达水利枢纽工程,安全度汛任务艰巨。全面压实责任,落实方案预案、抢险队伍、培训演练等措施,加强拦河围堰、穿(破)堤施工、深基坑、高边坡等重点部位监管,督促加快建设进度,主汛期前满足度汛要求,确保工程安全度汛。
十是复盘总结提升。每次强降雨后,全面分析降雨强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重点总结监测预警、工程调度、人员转移、物资调配、部门协同的经验与不足,通过复盘总结,持续优化防御体系,提升汛期应急能力。
记者:汛期极易发生山洪灾害,请问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应对山洪灾害?
张家口市水务局副局长闫广山
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强降雨期间山丘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防御司印发的《山洪灾害防御规范化工作清单 河北省防汛人员避险转移条例》规定,水利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迅速应对部署。收到重要天气报告及气象预警信息, 组织会商研判,对辖区乡镇或部门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针对性部署。二要加强排查巡查。督促乡镇、村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三要发布风险预警。与气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及时发布市级山洪气象预警,提醒公众增强意识,规避风险。四要严格值班值守。值班人员要实时监测雨水情,充分发挥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作用,当监测值超过预警指标时,及时向乡、村“点对点”预警。五要提请转移避险。根据预警和汛情发展,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按程序提请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妥善做好安置工作。
记者:请介绍一下今年汛期我市天气总体形势和特点?
张家口市气象局副局长苗志成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一、天气总体形势。根据国内外数值模式和多种客观方法的预报结果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市天气气候条件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量较常年(242 毫米)偏多1~2 成,其中6月接近常年(65毫米),7月较常年(102毫米)偏多1~2成,8月较常年(75毫米)偏多1~2成。6月至7月中旬强对流天气较为活跃,多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7月下旬至8月,多区域性降水过程,出现极端强降水可能性较大,易引发山洪、城市内涝,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温较常年(21℃)偏高1℃左右,其中6月接近常年,7月偏高1℃左右,8月接近常年。高温日数偏多,阶段性高温主要出现在6月到7月中旬。
由于影响夏季天气气候因素很多,长期气候预测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局将不断补充最新气象监测资料,加密天气监测分析,滚动发布最新预测信息。
二、汛期降雨天气特点。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时段。由于我市所处地理位置和山区地形条件,决定了我市汛期降水有鲜明特点:一是汛期前期,我市降水以雷阵雨天气为主,多伴有雷电、短时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该阶段降水具有突发性强、生命史短、局地性强、致灾风险高等显著特征,需强化立体化监测预报预警,重点防范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道路积水、地质灾害,同时还要做好雷电、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二是进入盛汛期后,副热带高压北上,其外围暖湿气流不断向我市输送,降水强度明显增大,多大雨、暴雨天气过程。这个阶段重点做好暴雨及其引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记者:当前已经进入汛期,为确保平稳度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请问我市在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面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张家口市自规局副局长李峰
答: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2025年,全市已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815处(滑坡40处、崩塌285处、泥石流377处、地裂缝9处、地面塌陷104处)。分布在17个县(区)131个乡镇(街道)591个行政村,威胁人口12663人,威胁财产约2.8亿元。险情以小型为主,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少;其中险情为大型的隐患点2处,占总数的0.3%;险情为中型的隐患点37处,占总数的4.5%;险情为小型的隐患点776处,占总数的95.2%。
进入汛期,对于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我们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点关注尚义县、张北县的坝头山区,崇礼区、赤城县、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涿鹿县、怀来县、蔚县和阳原县等地的山区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二是要重点关注蔚县、下花园、涿鹿、怀来等地的煤矿采空区,宣化区、赤城县、崇礼区等地的金属矿山采空区,蔚县、万全区、怀安县等地的地道、防空洞分布区可能发生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三是要重点关注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养老院、幼儿园、旅游景点、玻璃栈桥、矿山、在建工程(含施工区、临时办公场所和生活区)等人员聚集区,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切坡建房、山区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区域等重点部位,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应对。
进入汛期以后,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强化地灾风险预警预报。6月1日起,我们全面启动了地质灾害风险会商和预警预报。在降雨期间,全时关注天气情况,准确掌握雨情信息,加强地质灾害风险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强化预警“叫应”,确保预警信息发布到位,督促各县区和防灾责任单位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切实做到提前预警,早做防范。
二是强化汛期地灾巡查排查。联合省地矿局地质三大队抽调专业技术人员20人成立10个工作组,在汛期驻守19个县区,为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提供技术支持。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停”,开展地质灾害隐患“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特别是降雨过后山区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沿线滑坡、崩塌等滞后性地质灾害隐患复查工作,发现地质灾害苗头及时进行处置。
三是严格执行汛期各项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切实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知”。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及时处置并按规定速报,必要时协助当地政府果断组织转移避险,减轻或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张致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各位嘉宾的发布与解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会后,我们还将组织单独采访。如果大家还有关心的问题,可以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