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通讯员 赵晓新 王成霞)近日,张家口市阳原县揣骨疃镇的盐碱地迎来了丰收,昔日“冬春白茫茫,种啥啥不长”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沃野良田。

盐碱地改良后,农作物生长茂盛。通讯员 赵晓新 供图
揣骨疃镇位于桑干河南岸,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沿桑干河两岸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极其严重。长期以来,这片土地土壤板结,肥力低下,农作物难以生长,农民们辛勤劳作却收获很少。
在探索改良路径的过程中,当地组织专业团队多次前往全国各盐碱地改良成功地区学习经验,先后尝试了向日葵、贝贝瓜、万寿菊、麒麟西瓜等农作物的种植,都以失败告终。经过科学验证,他们发现甜菜、胡萝卜、菊苣菜等根茎类农作物在改良后的盐碱地中有种植潜力,终于在盐碱地上结出了丰硕果实。
揣骨疃镇的盐碱地改良成功,为阳原盐碱地改良提供了“揣骨疃方案”。在土壤改良方面,揣骨疃镇注重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探索出“迟播、浅种、密植、控水”的一系列经验。在栽培管理上,根据盐碱地地温回升慢的特点,适当推迟播种、控制播深、播后盖地膜,采用滴灌追肥方式,精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如今,该镇已发展甜菜种植3000亩,胡萝卜种植300亩。今年6月,揣骨疃镇与霸州市禹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在该镇曲长城村种植菊苣菜200亩。随着盐碱地的改良,土壤质量提升,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当地桑干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