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万年前张家口人吃啥、用啥,有多“会过”?这个远古谜题无需穿越或脑补,到张家口市博物馆“陶石辉映 文明曙光”新石器时代考古成果展,就能看明白。
张家口是名副其实的文明沃土,近年来不断有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和发掘。此次展览作为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张家口分会场的重要活动,将持续至12月31日。展览上,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康保兴隆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的70多件珍贵文物悉数登场,每一件都藏着先人日常生产生活的故事。其中,康保兴隆遗址出土的筒形罐,首次展出就圈粉无数。
大家看这件陶器,它就叫筒形罐,距今约7000多年了,它的这个纹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形状也比较周正。这么精致的一个陶器,当时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张家口市博物馆讲解员孙静介绍:“我们看这个筒形罐上的纹饰,专家推测,先民应该是在陶器坯体未干时,用麻布包裹坯体进行拍打,取下麻布后再进行烧制,最终就形成了这种清晰的纹饰。这类器具在当时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使用器具。”
这个复原场景挺有意思,这可是万年前的生活现场,这边是灶台,那边还有茅草屋,大家在一边聊天一边吃烤肉,人家也是烟火气满满呢。
“此次我们展出的所有文物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遴选的,为了让大众近距离了解我们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触摸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根脉,感受史前文明的独特魅力。”孙静向记者表示。
文案:何丹丹
拍摄:刘晓璐
后期:刘晓璐
配音:何丹丹
海报:王 晶
张家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张家口市博物馆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