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何丹丹 通讯员 杨磊 高成
32天能干什么?在张家口市怀来县,短短32天,一个大数据项目从无到有,直接开工建设。
“我们项目是2024年8月26日立项,9月27日就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仅用了32天,没想到会这么快。大数据行业分秒必争,工期提前了,整体投资周期缩短了,能节省大量成本。”怀来京西智算中心项目负责人董银亮为怀来县审批高效率点赞。
怀来京西智算中心由中联数据集团出资建设,总投资约3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24年9月正式开工,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用。
怀来京西智算中心项目建设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
项目能超进度推进,关键在于一段抢出来的工期。为啥能抢出来?是“虚拟审批”帮了大忙。
“这么大的项目,拿地、规划、施工涉及方方面面,年前能走完审批流程就不错了。”董银亮回忆当时的想法。的确,正常情况下,项目从拿地到施工,需历经20多个环节,且各环节审批环环相扣,上一个环节完成,下一个环节才能启动,这一趟手续走完,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都属正常。
关键来了,怀来京西智算中心并没有以常规审批按部就班走程序,而是借力了“虚拟审批”这一绿色通道。
“虚拟审批”是张家口的创新之举,诞生于2022年,自运行以来,逐渐从张家口中心城区扩展到全市。它打破常规,在企业未正式拿地时,便假设拿地成功,先发放“虚拟编号”,让后续审批流程提前开启,两者并行办理,待土地手续完备,再将审批结果“转正”。“‘虚拟审批’就是提前完成审批,但不签署法律文件,待项目方土地到手后,再执行盖章程序,在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怀来县行政审批局局长王继鹏向记者介绍。“虚拟审批”较常规审批节省约两个月时间,正是这两个月,为京西智算中心抢出关键工期,在天气转冷前实现了开工。
企业负责人在怀来县行政审批局办理业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丹丹 摄
为促进怀来大数据项目快速发展,怀来县行政审批局组建了24小时服务专班,线上线下为企业办事,从登记注册到证件办理,专人全程帮办、代办,还创新推出“容缺受理”,即在容缺事项范围内,企业若非必要材料不全,做出限期补齐承诺,就能先办业务,避免折返跑。
“从立项至施工许可全过程手续全部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材料互用、并行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实现了大数据项目从立项至完成施工许可不超过50天的工作目标。”王继鹏补充说。
审批流程一路“狂飙”,诚意拉满,吸引众多大数据头部企业扎堆儿到怀来。“2024年,我们有41个数据中心火热建设,规模超之前总和的2倍,创历史之最。”怀来县数据局局长曹锦斌告诉记者,怀来县已构建起以东花园为龙头,辐射带动沙城、存瑞、桑园的“一龙头三片区”产业发展格局,先后落地秦淮、合盈、三大运营商等骨干数据企业31家,签约总额超2000亿元。目前,全县已投运数据中心24个,运行服务器106万台,算力规模达到15100P(单精度),智算规模达到9800P,稳居全国县区第一。预计2025年运行服务器将突破120万台,算力规模突破22000P。
怀来县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窗口。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熊睿琦 摄
高效审批,左手牵着企业,右手连着政府服务部门,背后实则是营商环境在全力“托举”。
“我们感受到怀来县的贴心服务,且他们对算力产业整体的发展有成体系的思路和政策支持,大大增强了我们不断扩大怀来县项目规模的信心。从2026年起,我们还计划用三年时间在怀来投资建设一个占地202亩的智算中心,加上先前规划的90亩,届时能达到输出算力10000P左右,全部投产达效之后,能实现年营收34亿元,税收8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力500人左右。”看到怀来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深厚的投资潜力,董银亮果断将未来的发展重心放在怀来。
当前,怀来正凭借邻京的区位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抢抓机遇的劲头,迎来一波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机遇。“我们将始终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尺,在做实算的基座、发挥网的优势、延长链的价值、创新用的形式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加速大数据头部企业在怀来投资、增资,叫响‘全国算力第一县’。”怀来县委书记张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