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用地保障的通知》并公布了国家首批重要大遗址清单(第一期),全国共有36个遗址入选,泥河湾遗址名列其中,是河北省唯一入选的遗址。泥河湾遗址珍贵之处在于它构建了跨越200万年的人类发展史的完整系列,遗址面积大、保存好,非常有利于做大遗址保护。”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陶宗冶向记者说,100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先后发现了几十处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人类化石的发现已经指日可待。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阳原县委宣传部供图
泥河湾遗址主要分布在阳原县内桑干河两岸的广大范围内。在这片区域,迄今已发现距今近200万年的马圈沟遗址、距今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距今100万年的东谷坨遗址……100年间,在中外科研学者的持续努力下,泥河湾不断取得重要发现,成为探索东亚地区人类起源演化的重要区域,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不可替代的一处重要古人类文化遗产。
“泥河湾遗址珍贵之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它完整保留了从距今200万年到1万年前古人类前行的脚印,完整记录了200万年来古人类如何从简单的打制石器进步到制作精细石器;如何从会用火,发展到利用火发挥火的功能等等。它是古人类发展演进的一部史书,构建了跨越200万年的人类发展史的完整系列。二是遗址不仅面积大,保存好,而且几乎没有被人为或自然破坏,地层叠压清晰不缺失,这都很难得,非常有利于做大遗址保护。”陶宗冶说,100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先后发现了几十处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人类化石的发现已经指日可待。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百年来,泥河湾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如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中国北方第四纪研究的科学宝库,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文化遗存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文化序列最完整的区域,为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郝莹玉)